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首页 >天津大学 >招生简章

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城市规划方向

作者:本站 阅读:0 上传时间:2022-07-09 10:18:20


校内专业代码:G20601

工程领域代码:430114

专业方向:建筑学/建筑设计、城市规划专业方向

 

北京班项目优势

・建筑名校国家重点一级学科专业,权威师资授课。

・资格审核后先入学跟读修学分,缩短在读周期。

・弹性学习每月一周六日上课,学分制双导师制。

・联合知名GCT辅导机构太奇提供高通过率升学保障。

・建筑、管理类多专业北京教学实践基地常年开课。

・快速融入优质校友平台,综合提升社会人脉资源。

天津大学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北洋大学,始建于1895年10月2日,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现代大学,素以“实事求是”的校训和“严谨治学”校风传统享誉海内外。1951年经国家院系调整定名为天津大学,是1959年中共中央首批确定的16所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211工程”、“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大学,是最早成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是全国首批开展工硕专业学位教育的院校,是全国三大建筑名校之一,建筑与工程各专业为天大的优势学科,专业水平领先,师资力量雄厚。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是我国最早的建筑院系之一,建筑学院办学历史可上溯至1937年,1954年成立天津大学建筑系,至今已有70余年的历史。建筑学院下辖建筑学系、城市规划系、艺术设计系,以及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等教学科研单位。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或从国外留学、进修归来的中青年教师工作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及省部级教学、科研及生产实践项目,在国内外建筑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我院在校学生在参加的国际、国内重大设计竞赛中屡创佳绩,在国内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

学院几十年来培养了一大批成就卓著的优秀人才,活跃在各个相关领域的重要岗位上,并成为各个单位的业务骨干和领军人才。学院现有在的教职工100余名,教师84名。其中教授(研究员)27名、副教授28名,博士生导师16名,硕士生导师25名,中国科学院院院士1名,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名,长期任教的特聘外籍教授2名。建筑学专业为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建筑学专业被评为全国“建筑学学科”前三甲。

天津大学以“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学位办学理念,率先实行论文导师和实践导师分别指导,重视行业背景和实践应用培养复合型管理人才,每年都获得教育部的嘉奖和表彰。

 

一、招生领域

建筑学(建筑设计)专业方向属“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代码为430114。同时招收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方向的工程硕士生。也同时招收风景园林硕士(详细内容见风景园林硕士招生简章)。

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是研究和创造人类生活需求的形态环境和各类工程设施的建造与完善。作为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不仅涉及区域与城市规划、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设计,而且还涉及各类工程设施与环境的勘测、设计、施工和维护。|

 

二、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较为扎实和系统的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及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担负相应领域工程的技术或管理能力、能独立进行建筑与土木工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三、报考条件

・获学士学位三年以上,或本科四年以上,无学士学位的人数不得超过录取人数的10%。

・预计两年内满足报考条件,审核后先入学跟读修学分,通过GCT、复试及论文答辩后申请学位。

四、培养方式

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并重的方式,强调“进校不离岗”。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理论讲授、案例研究、专题讨论和实战演练相结合,国内专家面授辅导,知名教授网上答疑,创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全面实现国际通行的情景互动教学方法。授课教师由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建筑学院统一安排,北京教学点负责教学教务管理。

・学制:2-3年,最长不超过5年。采用学分制弹性不脱产学习,每月利用周六日或节假日集中授课。

・双导师制:论文阶段,采用本校教师和社会特聘企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

・双班主任制: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采取学校教务老师与北京班主任双重负责制,在教学、论文撰写和答辩环节,坚持严格的流程化管理。

 

五、考试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采取两段制考试方式。

1. 第一阶段 全国联考:所有考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入学资格考试,即 gct考试,每年的10月份考试,考生的gct成绩有效期暂定为一年。

2. 第二阶段 学校组织考试:考生持本人的“gct”成绩单、《参加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第二阶段考试的考生情况登记表》,参加我校自行组织的综合测试。复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①专业基础课考试②专业综合考试(面试)由专家小组以面试方式进行,着重考核在本领域掌握的专业知识,从事设计、保护、建设与管理方面从事相关技术,管理工作的潜在素质、岗位经历和业绩。

 

六、学习费用
收费标准:共计4.5万元。其中通知入学修学分时需缴纳3.5万元,为学位课程阶段的课时费用;在转入论文阶段1万元,作为学位论文的指导答辩费。

 

七、证书颁发

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培养方案的要求,取得规定的学分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授予“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制,由天津大学颁发。

 

本领域课程设置密切结合学科特点,设有突出各专业特色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若干门;各专业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3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八、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本领域课程设置密切结合学科特点,设有突出各专业特色的课程,包括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基础理论课若干门;各专业总学分要求不少于33学分,其中学位课不少于21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必修环节2学分。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备注

S131A033

科学技术方法论

40

2.0

 

 

S131A034

第一外国语

80

4.0

 

 

S209RC01

现代管理学

32

2.0

 

 

S402EP01

网络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

16

1.0

 

 

S206G003

建筑工程设计(一)

100

3.0

建筑设计专业必修

12

S206G004

建筑工程设计(二)

100

3.0

建筑设计专业必修

S206G005

规划工程设计(一)

100

3.0

城市规划设计必修

S206G006

规划工程设计(二)

100

3.0

城市规划设计必修

S206G007

建筑物理环境设计

100

3.0

建筑技术专业必修

S206G008

环境艺术设计(一)

100

3.0

设计艺术学专业必修

S206G009

环境艺术设计(二)

100

3.0

设计艺术学专业必修

S206G010

中国建筑文化概论

32

2.0

 

S206G015

建筑群与外部空间

24

1.5

 

S206E001

当代建筑理论与评论

16

1.0

 

S206E011

中国现代建筑论

16

1.0

 

S206E007

人居环境

24

1.5

 

S206G023

表现技法研究

32

2.0

设计艺术学专业必修

S206G016

装饰设计概论

32

2.0

设计艺术学专业必修

S206G013

照明技术与照明艺术

32

2.0

建筑技术专业必修

S206G018

建筑物理测试技术

32

2.0

建筑技术专业必修

S206E028

建筑设计分析与评论

24

1.5

 

10

S206E013

建筑研究方法论

16

1.0

 

S206E003

景观与生态建筑学概论

16

1.0

 

S206E027

建筑设计经济

16

1.0

 

S206E004

日本当代建筑思潮及作品分析

24

1.5

 

S206G011

建筑遗产保护

24

1.5

 

S206E006

东方建筑

16

1.0

 

S206G019

生态建筑策略

16

1.0

 

S206E024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更新

16

1.0

 

S206E012

城市空间设计

16

1.0

 

S206E014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调查及分析方法

16

1.0

 

S206G020

环境设计

16

1.0

 

S206E008

城市规划体系概论

24

1.5

 

S206G025

景观美学与景观设计

16

1.0

 

S206E026

日本园林

16

1.0

 

S206E025

园林景观理论与思潮

16

1.0

 

S206E031

中外园林历史与文化

24

1.5

 

S206E005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分析

16

1.0

 

S206E019

建筑技术科学与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

16

1.0

 

S206E022

城市夜景照明规划与设计

16

1.0

 

S206E032

建筑节能

16

1.0

 

S206E018

室内声学基础

24

1.5

 

S206E002

太阳能建筑

16

1.0

 

S206E010

微机在建筑物理环境中的应用

32

2.0

 

必修

环节

S206RE01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1.0

 

 

S206RE02

学术报告与学术交流

1次

0.5

 

 

S206RE03

工程前沿技术讲座

2次

0.5

 

 

01085207689

在职研热门答疑